11月8日至13日,“2013駐華使節走進中國文化遺產活動”在貴州舉行。來自塞舌爾、蒙古、摩洛哥、瑞士等八個國家的駐華使節一行來到貴州黔東南,考察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情況,並體驗多彩貴州的民族風情。
  我們驅車從貴陽出發,一路經凱里、西江、黃平、鎮遠、丹寨,最後抵達黎平地捫,行程一千多公里。對每一位使節來說,此次貴州之行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發現之旅。
  在黔東南行走的幾天,恰逢遭遇全省大幅降溫。正巧,一路的苗家米酒和侗家梅子酒為大伙兒好生驅了寒氣。在黃平飛雲崖,使節們第一次體驗了“攔門酒”的風俗,有些應接不暇,不知道為什麼要在這裡喝酒,是該喝還是不該喝,到底應該喝多少;於是一陣忙亂,在五顏六色的人群中披荊斬棘、突出重圍。等到了後面幾天,再遇到攔門酒的時候,使節們對於苗家喝酒的風俗已經習以為常、駕輕就熟,不再有惶恐的姿態,而是順勢而為,將那米酒一飲而盡。
  
  使節們在黃平第一次遭遇“攔門酒”
  旅行首先讓人獵奇,而後讓人在“文化衝突”中迅速成長。對使節們來說,增長的不是酒量,而是一種接地氣的適應能力。
  在丹寨石橋,使節們參觀古法造紙工坊並且親自體驗如何造紙。蒙古駐華大使說,“平時我們總把紙看成很便宜的東西,從來不會關註它是怎麼形成的;但是這麼古老的智慧,應該讓年輕人瞭解。”在他看來,體驗古法造紙的傳統工藝是回歸到人與生俱來的與自然、與祖先的關係中,併在其中重新思考現代文明對於文化身份的重建與改造。“在現代文明到來之前,人們對做成一張紙的構想是怎樣的?”蒙古大使從體驗中獲得瞭解答。
  親身參與本地文化體驗、瞭解從精微之物到實用之器物的轉變,讓獵奇的眼睛從“舞臺”回歸至社區和關係,這樣的嘗試和努力展開了它的反思功能。這便是使節們經驗異邦文化的方式。塞舌爾駐華大使菲利浦.勒加爾的話讓我們深受啟發,他說:“文化遺產就是我們的身份”。
  我們從丹寨驅車近五小時到達地捫。一路顛簸,使節們不敢睡覺,強迫自己保持清醒。這是他們的“經驗”:在崎嶇的山路上行駛,哪怕睡覺也得睜開眼睛。在車上,他們最期望的便是能有一杯熱咖啡。
  任何一次旅途,都會有自己執意不會丟棄的習慣。
  蒙古駐華大使夫人在地捫小學給孩子們拍照
  抵達地捫的時候,侗家人已經在鼓樓里生好了火等待大家。一行人被邀約進鼓樓圍火而坐,我註意到瑞士姑娘妮可拉.於斯特找了個角落坐下。那個位置離火焰近,煙也不往那裡吹。更重要的是,她能最靠近將要唱歌的人。透過火光,可以隱約看見侗族老人皮膚上的紋理,還有她們一張一合的嘴巴,以及耳朵上墜下來的銀耳環--那應該是她們戴了多年的一對。我們聽不懂侗話,但好像只要懂天地和自然,便能懂得她們在唱什麼。我看見索拉婭蠢蠢欲動,恨不得加入唱歌的隊伍。後來,在晚餐結束的時候,索拉婭如願和當地的侗族姑娘們合唱了一首侗歌。她說,這讓她找到回家的感覺。
  那天晚上在地捫的狂歡,把整夜的寒冷都關在了那扇吱呀的木窗外。瑪格比羅·穆羅比是坦桑尼亞駐華使館文化旅游參贊,在離開地捫返程的途中他語重心長地告訴我:“與自然生長在一起,這是貴州教給我最重要的一課。”
  雖然我不知道這一路的行走,使節們是否都看見了自己的期待,或者印證了之前的想象,但當索拉婭用中文唱起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時,我忽然意識到,此行最重要的是在我們之間建立了聯結,如同我們與天空,與大地,與祖先的聯結那樣。  (原標題:不一樣的旅程----“2013駐華使節走進中國文化遺產活動”側記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y39iyimg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